拼搏

拼搏

老小区“蝶变新生” 上海万科施展城市“微更新”魔法

admin
老小区“蝶变新生” 上海万科施展城市“微更新”魔法-第1张-游戏相关-拼搏

建筑是活着的历史,也是可以触摸的时代记忆,当历史愈发浓厚,建筑的印记亦愈发明显。

在上海这座摩登的城市,随着“年龄”的增长,沉淀着历史气息的上海老小区空间弊端日益显现:杂物成堆、拥挤老旧、采光不足、管线错杂……都在诉说着对“新生”的渴望。有意思的是,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上海市刮起了一股“微更新旋风”,通过充满创意的“微更新”,既不用大动筋骨,又可以让老街区焕发出新腔调。

这一过程中,上海万科作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的积极实践者,围绕“尊重历史文脉、延续城市脉络、创建新老建筑对话、多方共建共享”的理念,充分助力上海老旧小区实现了良性更新。

比如去年11月,上海万科和AssBook设计食堂联合发起的2018城事设计节启幕,上海万科作为首席共建方,重点参与了长宁区新华路街道三个点位的改造,经过一个冬天的紧张施工,如今老旧社区焕然一新,已成为居民们的“微幸福”空间。

上海万科方面表示,在城市更新领域,上海万科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更新模式,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等地均有成功的项目落地。未来,上海万科仍将继续与多方力量一起共建,在城市更新的领域探索前进!

老式街区“逆生长”

“一下子变得明亮宽敞了很多,再也不用担心上下楼梯看不见了,累了还可以随时坐下来休息。”看着楼道的变化,住在新华路693弄敬老邨7号楼的秦阿姨很是开心。

与上海其他老公房一样,位于上海长宁区新华路693弄的敬老邨7号,是一幢有着70年历史的老房子,曾是国营新裕纺织厂的高级职工宿舍。房子总共有3层,每层由公共的走道划分为南北两侧,各家厨房卫生间集中在北侧,客厅卧室在南侧。

在这里,住着19位老人,其中15位可以自理,3位要依靠轮椅,还有1位是卧床生活。而改造前,敬老邨7号楼的老公房小毛病不少,对老年人们来说不是很方便。比如楼道较为昏暗潮湿、墙面管线及设备杂乱、家门口的垂直台阶没有安全提示,不方便老年人通行等。

据说,敬老邨在90年代一度面临拆迁,但当时的林志芬奶奶作为第一任村长,为此事四处奔走,最终房子得以保留下来。因此,即使房子已经老化,老人们也不舍得离开这里。

幸运的是,“2018城事设计节”启动,让上海万科与设计师们有机会为这幢老楼进行改造。如何改善老旧的居住环境?怎样解决老年人出行不便的问题?如何给老房子带来新面貌?成为了上海万科和设计师们思考的问题。

为此,上海万科与众多优秀设计师前期一起召开了设计开放日,开设了工作坊,以便更好地聆听居民的意见。在充分征询采集完居民的诉求和意见后,上海万科决定从“功能完善”和“空间整合”两部分入手,打造一个符合现代老人居住习惯的功能性建筑。

在设计师张海翱看来,设计不但能改善空间,还能治愈人心。因此,为了让老房子变得年轻一些,他给每层楼规划了专属的“治愈色”。一楼选用了明亮的黄色,并增加彩色的地面导视标识,营造出活力满满的感觉;二楼则是沉静蓝,带来悠然淡雅的氛围;三楼是平和绿,让居民们如沐春风。

敬老邨7号楼原本的天井也存在不少问题,不仅光线昏暗给人沉闷的感觉,而且墙面管线杂乱。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团队决定在天井采用三色金属网来遮挡管线,同时,鱼鳞状的结构还可以阻隔雨水,保护墙体。当打开灯时,金属网将灯光散射成了光晕,增添了一份温馨。

除此之外,敬老邨7号楼的细节改造处处体现出工作人员们的用心。改造大量采用“弧”形设计元素,楼梯口、储物柜、屋顶围栏、入户倒角等,都可以看到圆角设计,能有效防止磕碰;原先的门牌号字小,很多老人辨认不清,设计师便特地放大了字号,并采用了灯光,方便老人识别;如果爱聊天的话,一楼门口设计的可折叠桌板,绝对可以满足老人们在家门口坐下来聊天的愿望;上楼梯时,老人们走累了就可以拉开隐藏在楼梯间的小椅子,坐下休息一会;甚至,设计师还特别为一楼奶奶收养的一只流浪猫设计了一个小家……

“现在楼道都铺上了防滑砖,每天上下楼更方便了。”一提到改造后的楼道,住在六楼的88岁老人杨章凤很是开心。

这还不是全部,为了方便居民们更好地交流与打发闲暇时光,设计团队还设计了一个“梦幻天台”。据上海万科方面介绍,原先7号楼的屋顶闲置面积占比大,于是设计师将这里的空间重新规划,设置了休息区、活动区、种植区和晾晒区,并将花瓣的元素融合在天台的设计中。

天气好的时候,邻居可以在休息区的“露天客厅”相约聊天、晒太阳,也可以一起活动身体、晾晒衣物、种植花草。

如今,经过上海万科4个月的施工改造,敬老邨7号楼已不再只是一个空间,它的状态,也影响着居民们的生活状态。老人们越来越爱坐在外面晒晒太阳聊聊天,社区也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睦邻”空间有温度

与敬老邨7号楼的老人们相同,新华路669弄的不少老人,现在谈起周围的变化也都喜滋滋的。

新风邨位于新华路669弄,与敬老邨仅隔数百米,同样是一个老年人口占比较多的社区,60岁以上的高龄人群占50%。老年人通常爱热闹,闲暇时与街坊邻居一聊就是一下午。

在新风邨,原本大门入口处有一个净宽不到1.1米的公共电话服务亭和小卖部,随着电话走进千家万户,这里便成了居民们堆放快递的地方。还有些空余空间,老人们就搬来了自家的椅子,坐在这里与邻居们聊聊天。虽然空间局促了点,椅子旧了点,但老人们每天都可以在这里分享有趣的小事。

不过,这个小小的社交中心狭窄杂乱,还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生活在这里的设计师何嘉注意到了这点,每天经过小区弄堂口,就有了改造的念头。他想要为小区中的每一个人提供一个可以安全停留、开放友好,且能重塑邻里关系的、可参与共治的空间。

带着这样的改造初衷,何嘉决定在新风邨为居民打造一个属于全社区的温暖空间,上海万科从规划、设计及建设角度参与并指导了该项目。

通过拜访居委会、成立邻里微信群、走访居民、收集改造意见、邀请居民参与设计等前期工作,何嘉最终确定将这处小空间改造成以“睦邻”为名的微空间。

首先,为了扩大这个空间的外摆区,小区的大门整体移动了1m,这样保证了站在玻璃门外停留的居民,不会跟进出的车辆发生刮蹭,增加了一份安全保障。在睦邻微空间内,何嘉为居民们设计了供畅谈的木质长椅,室外,窗台也是一处隐蔽的长椅,只要拉开窗帘,室外一样可以落座畅谈。

经过6个月的设计与努力,社交空间焕然一新。令人惊喜的是,新风邨的街坊邻居们很快爱上了这个只有20平方米的洁净新空间,不仅在此阅读、闲谈,还把这里变成了分享爱与温暖的“小家”。

“原本我们只在睦邻空间里的书架上放了一本书,现在这里有越来越多的书,都是小区居民自发带来分享的。还有原本我们只放了一个旧玩偶在桌子上,现在这里居然就成了一个居民‘旧物交换角’,墙上的留言板上也都是居民们自己写下的愿望等,这些温暖的举动让大家的关系变得更紧密了。”上海万科方面表示。

用设计师何嘉的话来说:“我们只是设计了一个盒子,怎么用是他们来创造的。”

值得一提的是,“睦邻”微空间对面的彩色分类垃圾厢房也为老旧小区带来了一抹亮色。来自意大利的设计师YANG DESIGN参与了垃圾厢房的设计。彩色垃圾厢房由三个模块单元组成:一个“工具间”和两个“厢体”模块。

每个厢体模块由两个带滑动门的容器组成,单个按钮可同时打开两个容器,按钮安装在可更新迭代的UI面板上。工具间模块包括洗手池、更衣柜、衣架及用于清洁的高压水管。运用多彩的颜色及图标,居民们再也不用为垃圾分类而烦恼了。

“小粉巷”里开出花

除了考虑到社区的老人们之外,住在老公房社区中的孩子们也是上海万科与设计师们心系的对象。

番禺路222弄是一条连接番禺路与定西路的小弄堂,它充满烟火气息且较为拥挤,地面不算平整,被廊架、花坛和停车割裂成了破碎空间。孩子在这里需要多小心,大人们也因这些杂乱无章感到社区氛围受影响。

生活在这里的设计师武欣,每日推着婴儿车出入番禺路222弄,她发现,弄堂内最大面宽有14米,却被廊架、花坛、停车位打断,一般行人不易顺畅、安全地通过。

实际生活中的不便让武欣产生了改造小弄堂的念头。怎么改造?居民们的诉求是什么?“2018城事设计节”启动后,武欣得到了答案。

“我发现这里没有小孩子玩的地方,我希望步行道能设置座椅,有亲子空间。”“我发现弄堂的设计高高低低不方便行走,我希望步行道流动性更好,更有生活气息。”……这些都是武欣收集来的街道居民的反馈意见。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最终武欣从一个每天过路的孩子的角度出发,重新规划,提出“步行实验室”概念,以“步行优先”“儿童友好”两大原则,设计取消路缘石和高差,为行人、非机动车和低速机动车提供一个完整的共享通道。

在上海万科的施工帮助下,拆除了番禺路222弄挡路的休息棚,拓宽了道路使用面积。并且在宽敞的人行区域中,摆放了几处错落有致的座椅,它们结合了灯箱和花箱,成了这个弄堂里的家具,人们可以在这里休憩、举办社区活动等。

人行区域还给孩子们做了一个儿童友好的步行实验带,用四种不同的材质拼接,地面上的图案则成为了孩子们任意发挥玩耍方式的空间。

因为改造工作用了大量的粉色色系,当司机从“灰色马路”进入“粉色老街”,会感到明显的色差,这样的设计也给司机带来了慢行的心理暗示,进一步保障了行人的安全。

到了晚上,照明设计师张晨露、王嘉设计的彩色照明灯,让番禺路222弄的夜晚也不再冷清,多了一分温暖与安全。

在设计师的巧妙布局以及上海万科的精心改造下,番禺路222弄最终成为了一个行人自由行走、小孩快乐玩耍、居民自在休憩的空间。如今居民们亲切地称呼这条巷子为“小粉巷”,是孩子们喜欢的小猪佩奇同款色。

据悉,“小粉巷”很早之前就被规划为未来的市政道路,在不久的将来,它可能会被拓宽为双向通行车道。上海万科希望通过这个“步行实验室”,来探索“共享街道”的可能性。

城市更新“先行者”

据了解,与其他项目不同的是,在此次新华路街道的系列改造中,大多由设计师与企业共同主导微改造的走向。作为“2018城事设计节”的发起方之一,上海万科从规划、设计及建设层面共同参与了该项目。

上海万科方面透露:“此次微更新从2018年4月就开始沟通和推进,当时新华路街道方面正好也有更新老社区部分基础设施的想法和需求,也希望能与设计师、社会力量一起共建。因此万科参与了这次微更新,后面也与设计食堂、大鱼营造这些设计师平台一起,在设计方案、施工上做了整体的参与实施。工程11月份启动,经过几个月的施工,目前大部分点位都已经更新完成。”

当然,对于改造好的空间来说,后期的维护与运营也颇为重要。上海万科秉承为每一位居民负责的态度,也在积极地为社区后期的运营进行维护。

比如,在睦邻微空间,上海万科有2到3名工作人员轮流到微空间内打扫卫生和收拾物品,并与社区里的老年人交流,基于他们的诉求,或是添置物品,或是帮他们把建议反馈给有关部门;番禺路222弄之后还将组建“弄管会”,成员由当地居民担任,担负起新弄堂的维护工作。

为了让更多新华街道的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与上海万科一起合作的公益组织还先后在这里举办了多场美好社区节、社区戏剧坊,让街坊邻居都参与进来,共建美好社区生活。上海万科未来也将适度参与这些社区营造工作,期待通过微更新的方式为上海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实际上,新华路街道的“逆生长”只是上海万科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上海万科在城市更新领域积极探索。早在三年前,上海万科就开始更新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厂房,为每栋建筑量身定制更新措施。

这项改造为上海的城市更新提供了一种创新思路,即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多方共建共享,包括政府、学术机构、社会组织、居民以及房地产企业,从而提高土地使用效能。

去年5月底,更新后的上生·新所正式对外开放,经过上海万科的改造,保留了老建筑的历史厚重感,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功能,包括小片绿地、商业配套、休闲广场等。对外开放后,上生·新所迅速跻身为上海人气地标,由原来单一封闭的办公生产园区变为集办公、娱乐、生活、文化功能于一体的7×24活力社区,让周边居民多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生·新所的空间与公众互动性非常强,在全年无休的开放式定位下,周边居民及游客可以散着步就进来遛弯、购物、休闲娱乐,与周边的老社区融为一体,激活了区域的城市更新潜力,为整个新华社区的居民带来了“微幸福”。

“在更新上生·新所的过程中,万科就对番禺路周边做过一个整体更新提升的大胆设想,这次参与城市微更新,可以说是我们设想的一个小小实践。”上海万科方面表示,在新华路成功开放上生·新所后,不是以割裂的视角单独看待项目,而是以整体性的眼光看待上生·新所与周边新华路的互动,包括与新华路街道和居民的互动。“我们希望居住在周边的居民,也能共享到城市更新的成果,让生活更加美好。”

标签 摩登城市睦邻友好